下载APP,申请免费试用会员
立即下载
资讯

“双碳”目标引领绿色转型——山西省生态环境领域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

2023/8/21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亚布力论坛创新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表示,如果山西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得好,那么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就没有问题。可见我省实现“双碳”目标对于全国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双碳”目标牵引,在生态环境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加快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气候投融资

探索“双碳”目标实现新路径

7月31日,记者跟随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跃宏来到了长子县南陈镇、慈林镇附近。下车后,史跃宏指着远处的一片蓝色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市气候投融资的一个项目,山西京潞新能源有限公司长子县100mw光伏发电项目。”  在巍巍大山间,一排排蓝色的光伏发电板排列整齐,宛如明珠掩映在绿色中。“这个项目总装机100mw,目前正在推进全容量并网中。”史跃宏继续介绍道,“项目实施后,年利用小时数约为1355.5小时,年发电量约16265.9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22万吨、减轻排放二氧化碳约19万吨,降碳效果非常显著。”

去年8月,我省太原、长治两市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绿色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也为我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全新动力。特别是两市自从入选以来,积极落实目标要求,多个项目已成功落地,为我省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能量。

在“双碳”目标下,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山西面临的“必修课”。采访中,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宁妍介绍:“气候投融资是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可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助推器’。”

当前,我省正积极探索气候投融资的实施路径,助力全省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试点市之一,长治市产业优势明显,节能降碳潜力巨大。自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长治市积极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双碳”目标要求,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坚持产业和金融协调推进、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构建完善“1+4”的组织构架,进一步明确了“1+3+n”重点工程任务,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日前,该市印发了《长治市2023年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走深走实。

在史跃宏办公室,他边翻阅着相关材料边向记者介绍:“为了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我们已建立起动态更新的重点项目库,储备了重点项目182个,总投资882.56亿元。目前,第一批10个重点项目中已有4个获得国家金融机构支持意向,融资金额规模达到131.5亿元。”截至目前,该市气候投融资项目清单中,有21个项目列入银行信贷项目储备,签订贷款意向256亿元,已授信163.95亿元,实际发放12.14亿元。

与长治一样,太原市气候投融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该市构建“一基金、一库、一平台、一论坛、一院”气候投融资五维支撑体系,系统推进调整产业结构降碳、优化能源结构去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资源循环发展助力减碳、基础设施增强韧性、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等六大工程,积极创建气候投融资合作共赢开放区、转型金融助力产业升级先行区、气候投融资政策创新示范区,全力打造气候投融资模式“太原样板”。

碳普惠机制

推动全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8月2日中午,太原市民王英鹏结束了上午的工作,打开微信小程序“三晋绿色生活”前往某平台点外卖,选好餐食后他又在界面选择了“无需餐具”选项,点餐结束后,该小程序显示他获得了45.72g碳减排量。自此,他在该小程序的个人碳减排量累积到了673.46g。  王英鹏告诉记者:“自从去年了解到这个小程序,我就积极参与到个人碳减排中,比如平时出门骑自行车或者有旧衣服需要回收,都会通过这个小程序得到相应的碳减排量。当下,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作为个人力量虽小,但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这一工作,相信降碳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现在,很多居民和王英鹏一样,通过选择“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来进行个人碳减排。作为我省居民参与“双碳”行动的碳普惠机制之一,“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暨个人碳账本自上线以来,引导全民降低消费端碳排放,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访中,宁妍告诉记者,不久前,由省生态环境厅选送的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获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助力。截至目前,该小程序统计的减排数据显示:累计参与减排人数达360多万人次,累计减排量达8万多吨,这一数据还在不停刷新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出重大部署,去年以来,多部门相继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探索绿色消费积分制,鼓励绿色消费”以及“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我省积极鼓励开展碳普惠试点建设,开发建设涵盖交通、购物、餐饮、节能、旅游等居民生活各个领域低碳行为的数据收集和碳普惠推广平台,为公众的低碳行为提供各种优惠,使公众的低碳行为得到有效激励。

当下,消费端人均碳排放水平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消费领域已逐步成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宁妍说:“‘碳普惠’是一项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通过构建一套公民碳减排‘可记录、可衡量、有收益、被认同’的机制,对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全民减排行动。”

近零碳项目

未来将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样板

正值暑期,不少人选择出游,来自天津的戴祥宇一家来到长治,游玩后他们选择入住了位于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东岸的长治滨湖文旅服务中心滨湖酒店。戴祥宇说:“我们之所以选择住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紧邻湿地公园,凉爽舒适,环境特别好,是天然氧吧,推开窗户满是绿色,还能看到荷塘,景色非常宜人。”

记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白色、粉色的荷花竞相盛开。莲叶田田,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夏日画卷。

来到滨湖酒店的宾客都感受到了这里生态环境的美好。近日,该酒店入选了我省近零碳排放试点。酒店负责人介绍:“我们一直开展绿色低碳运营,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由于低碳工作基础较好,减排潜力较大,此次有幸入选。”他进一步介绍,加入近零碳排放工程后,酒店将开展一系列节能降碳改造,采用“分布式光伏+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技术,全面打造景观园林式零碳酒店。

近零碳排放项目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实现该区域内碳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项目。今年4月,省生态环境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山西省深化低碳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山西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山西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编制指南》,全面深化低碳试点,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希望通过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总结低碳发展经验,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样板。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学东介绍,我省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市,支持开展近零碳排放工程建设典型示范。日前,已评选出5家近零碳排放试点,并完成了项目公示。她说:“2023年至2024年,我们将组织对试点示范项目开展跟踪评估。2025年,首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试点建设基本完成,近零碳排放建设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争取形成各行业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示范样板。”

宁妍说:“随着试点示范项目的推进,全省各地对于探索科学、可行的碳减排措施路径,低碳、负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更进一步。”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我省生态环境部门正积极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工作任务,在2023年全国低碳日之际,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编制完成《山西省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操作指引1.0》,并供公众免费下载,旨在引导我省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升碳资产管理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明确了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为我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采访结束,宁妍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碳市场机制、气候投融资、碳普惠等政策作用,通过标准引导、示范引领、指标约束等方式,带动企业和居民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在能源消费、生产过程、生活习惯中逐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山西碳排放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优fengj.com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本文所述信息仅供参考,客户做成的任何决策与网优fengj.com无关。如无意中造成侵权,在接到相关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提示
尊敬的用户,您的访问过于频繁,即将受限10分钟,请稍后再试,不便之处,望请见谅!